本刊由广东省医院协会主管主办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专业技术篇 > 传统医学 >

血栓通静滴结合针灸、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2015-07-20 点击次数
陈强林:汕尾逸挥基金医院 广东汕尾 516600

血栓通静滴结合针灸、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陈强林
XUESHUANTONG INFUSION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TRACTION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CHEN Qianglin


  【摘 要】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血栓通结合针灸、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102例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1组以及对照2组,其中治疗组34例采用静脉注射血栓通结合针灸、牵引治疗,对照1组34例只采用针灸和牵引治疗,对照2组34例只采用静脉注射血栓通。7天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三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的差异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中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等各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血栓通静滴结合针灸、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静脉滴注,血栓通,针灸,牵引,腰椎间盘突出症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5.02.02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各种外因及内因的作用下引起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压迫神经根、脊髓等组织而出现的以腰痛为主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体征的疾病。本病在骨科临床中极为常见,是导致腰腿痛的主要病因。临床上以L4/5和L5/S1椎间盘突出病变最为常见。本病发病率高,急性发作期内患者因剧烈疼痛和运动障碍而导致短期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极大痛苦。目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手段繁多,都各自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血栓通可有效地减低血小板聚集,增强血管调节能力,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流灌注,从而起到活血化瘀、通脉活络止痛之功效,笔者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采用静脉滴注血栓通结合针灸、牵引治疗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2例观察对象均来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按照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对照1组34例、对照2组34例,治疗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5岁,平均470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3年,平均12年;其中疼痛激烈、活动困难者15例;L3/4椎间盘突出者5例,L4/5椎间盘突出者12例,L5/S1椎间盘突出者10例,L3/4、L4/5椎间盘突出者2例,L4/5、L5/S1椎间盘突出者4例,L3/4、L4/5、L5/S1椎间盘突出者1例。对照1组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4岁,平均462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3.5年,平均13年;其中疼痛激烈、活动困难者14例;L3/4椎间盘突出者5例,L4/5椎间盘突出者11例,L5/S1椎间盘突出者11例,L3/4、L4/5椎间盘突出者1例,L4/5、L5/S1椎间盘突出者5例,L3/4、L4/5、L5/S1椎间盘突出者1例。对照2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最小19岁,年龄最大76岁,平均46.5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3.5年,平均125年;其中疼痛激烈、活动困难者13例;L3/4椎间盘突出者4例,L4/5椎间盘突出者13例,L5/S1椎间盘突出者12例,L3/4、L4/5椎间盘突出者1例,L4/5、L5/S1椎间盘突出者3例,L3/4、L4/5、L5/S1椎间盘突出者1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腰椎间盘突出部位等各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制定,诊断原则:①有外伤、慢性损伤或受寒湿史;②腰痛或伴下肢疼痛,活动受限,下肢麻木;③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挺腹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④经MRI或腰椎间盘CT扫描诊断。
1.3 纳入诊断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同意接受治疗观察的患者均纳入。
1.4 排除诊断
     ①有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不纳入。②有严重马尾神经损伤的患者不纳入。③对疑有肿瘤、结核、骨折、骨质疏松等患者不纳入。
1.5 方法
1.5.1 治疗组 ①针刺治疗: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选择以下穴位:腰阳关、肾俞、大肠俞、阿是穴、委中、承山、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昆仑、足三里,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接连续波(采用鑫升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G6805-I治疗仪),每日一次,7天一疗程。②牵引疗法:患者行骨盆牵引治疗,牵引力为患者体重上下浮动10%,但要视患者体质而定,年老体弱者宜轻,以患者舒适为主,行间歇牵引,牵引时间4分钟,间歇时间1分钟,总牵引时间为20分钟,每日一次,7天一疗程。③静脉注射血栓通治疗:静脉注射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将450 mg的血栓通冻干粉剂兑入0.9%NS 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7天一疗程。
1.5.2 对照1组 对照1组的治疗方法只针刺治疗和牵引治疗,具体方法同治疗组。
1.5.3 对照2组 对照2组的治疗方法只静脉注射血栓通治疗,具体方法同治疗组。
     三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效果。
1.6 疗效观察
1.6.1 观察指标 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变化,方法如下:取画有10 cm长直线的白纸,在线的左端点标0,为“无痛”和“疼痛完全缓解”,在线的右端点标10,为“无法忍受的痛”和“疼痛无缓解”。嘱患者治疗前目测,将自己感受的疼痛强度以“·”从左向右标记在直线相应的某点上;经过治疗后,将自己感受到的疼痛程度从右到左以“1”标记在直线相应某点上。疗程结束后,再进行综合积分计算(每1 cm记为1分)。
1.6.2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分为痊愈、好转、未愈。痊愈:腰或下肢疼痛消失,直腿抬高试验70°以上,能完全正常工作生活;好转:腰腿痛症状明显好转,腰椎活动有所改善;未愈:临床诸症无明显减轻。
1.6.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三组治疗后疼痛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1),治疗后三组间疼痛积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治疗组在减轻疼痛方面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积分比较

(±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组 34 7.35±1.35 3.08±1.26 33.2 <0.01
对照1组 34 7.24±1.30 4.05±1.32 26.1 <0.01
对照2组 34 7.10±1.26 4.23±1.39 25.3 <0.01
  注:治疗组与对照1组比较,t=5.04,p<0.01;治疗组与对照2组比较,t=5.02,p<0.01
  治疗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总有效率2检验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1组比较,总有效率2=24.78;治疗组与对照2组比较,总有效率2=25.39。均p<0.01),说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痊愈 好转 未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34 16 14 4 88.2%
对照1组 34 10 12 12 64.7%
对照2组 34 8 11 15 55.8%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祖国医学“腰痛”或“痹症”范畴,一般多为慢性劳损或跌仆损伤、腰部扭伤或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又复感风寒湿邪致气滞血瘀、寒湿阻络所致,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关键在于腰椎间盘在各种诱因作用下向不同方向突出压迫和刺激相关节段的神经根,导致神经根炎性水肿,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3]。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消除受压神经根的炎性病变及解除突出物体对神经根的压迫是治疗的关键;祖国医学的治疗原则为:补益肝肾、益气养血、通络止痛、祛风散寒。①针灸主要选择腰阳关、肾俞、大肠俞、阿是穴、委中、承山、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昆仑等穴位。腰为肾之府,肾俞可壮腰益肾;委中是腰背足太阳经两分支在腘窝的汇合点,“腰背委中求”,可疏调腰背经脉之气血;腰阳关、大肠俞、阿是穴可疏通局部经脉、络脉及经筋之气血,通经止痛;承山、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昆仑等穴位多沿坐骨神经分布,可疏导局部闭阻不通之气血,达到“通则不痛”治疗目的。诸穴共同起到扶正固本、标本兼治的作用,一方面产生中枢性镇痛效应并缓解相关肌肉的保护性痉挛;另一方面通过改善局部微血管和淋巴循环抑制局部血管通透性升高,使炎性充血水肿减轻、炎症吸收[4]。②牵引使椎间盘间隙增宽,椎间盘内形成负压,有利于突出物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机械刺激,松解神经根粘连[5],从而解除或改善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而达到缓解症状的作用。③血栓通的主要成份是三七总皂苷,可有效地减低血小板聚集,增强血管调节能力,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流灌注[6],从而起到活血化瘀、通脉活络止痛之功效。三组治疗方法在减轻疼痛方面均有作用(均p<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治疗组与对照1组比较,t=5.04,p<0.01;治疗组与对照2组比较,t=5.02,p<0.01)。三组治疗方法在总体疗效方面均有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8.2%、64.7%、55.8%),但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两组(治疗组与对照1组比较,总有效率2=24.78;治疗组与对照2组比较,总有效率2=25.39)。通过对治疗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减轻疼痛等各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所以临床将针灸、牵引、静脉滴注血栓通联合使用,使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治疗方法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2] 宋文阁,傅志俭.疼痛诊断治疗手册[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415.
[3] 张 吉.针灸镇痛机制与临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32-241.
[4] 任晓刚,王 涛.牵引与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6例[J].中国骨伤杂志,2009,17(11):61-62.
[5] 熊小云,王金梅,李坤彬,等.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前沿,2012,2(4):173-174.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版权均属于现代医院杂志社,转载、摘编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应注明"来源出处:《现代医院》杂志社"。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如有疑问和问题请联系现代医院杂志社服务热线:020-83310901 83310902

推荐文章:
【专家访谈】后疫情时期对医院有4方面影响

【专家访谈】后疫情时期对医

2020年,每个人心中都可能萦绕着一个问题 疫情之后,是爆发报复性反弹?还是缓慢有......

【专家访谈】复工复产后,广东医疗行业前景光明

【专家访谈】复工复产后,广

广东省医院各学科恢复不平衡,但总体向好 。 疫情在国内虽然被控制了,但不少医院......

过刊回顾

下载排行

网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