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由广东省医院协会主管主办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专业技术篇 > 临床经验 >

术中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临床分析

【】2016-07-05 点击次数
曾龙宏 李伟其 祁妙华 缪海婷 黎敏华 李凤伦:东莞市人民医院 广东东莞 523059

术中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临床分析


曾龙宏 李伟其 祁妙华 缪海婷 黎敏华 李凤伦
CLINICAL ANALYSIS OF RESTRICTIVE INTRAOPERATIVE TRANSFUSION AND OPEN INTRAOPERATIVE TRANSFUSION
ZENG Longhong, LI Weiqi, QI Miaohua, et al


  【摘 要】 目的 探讨分析术中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的临床效果,为制定合理的用血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250例拟行大、中型手术患者(预计出血量≥400 ml)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5例,观察组给予限制性输血,对照组给予开放性输血,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输血量、输血不良反应、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输血总量(3000 U)、人均输血量[(24±12)U]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875 U)、(31±14)U],输血不良反应率(24%)、并发症率(112%)及死亡率(16%)均远远低于对照组的96%、200%、72%,经t或2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限制性输血可以更好地节约血液资源,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风险,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 限制性输血,开放性输血,临床效果,输血量,输血不良反应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5.08.024

  输血是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给患者的一种临床治疗方法及途径,旨在保障患者手术的安全和术后的良好恢复,应用十分广泛,在抢救病患与治疗疾病的应用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1-2]。近年来诸多的报道指出,过量、不当输血不仅不能为患者的康复带来任何好处,而且会增加血液传播性疾病、急性肺部损伤、不良反应等的发生风险[3-4]。同时,由于血液并非可批量生产的药品,其为捐献者的爱心礼物,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应该尽量节约珍贵的血液,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救命治病的功效[5-7]。为探讨科学合理的用血方案,本文选取2011年4月~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250例拟行大、中型手术患者(预计出血量≥400 ml)为研究对象,就术中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我院2011年4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250例拟行大、中型手术患者,所有患者预计出血量≥400 ml,符合我国卫生部制定颁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8]中输血指征的有关标准,由患者或家属签署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60例,女65例;平均年龄(392±105)岁;平均体重(618±37)kg;骨科手术42例,妇科手术30例,肝脾手术23例,恶性肿瘤手术18例,心血管手术12例;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为(255±3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57例,女68例;平均年龄(396±104)岁;平均体重(617±39)kg;骨科手术44例,妇科手术28例,肝脾手术23例,恶性肿瘤手术19例,心血管手术11例;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为(257±34)分。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手术类型、APACHE-Ⅱ评分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全身麻醉与气管插管,开放上肢静脉置入留置针建立通畅的的输液道,术前禁食至手术开始持续补充07 ml·kg-1·h-1晶体液,密切监测患者尿量、体液损失量、动态血压、血红蛋白(Hb)、心率(HR)、红细胞比容(Hct)及血氧饱和度(SpO2)等。观察组患者给予限制性输血,即当Hb<70 g/L时输注浓缩红细胞,输入量为一次性2~4 U;对照组患者给予开放性输血,即当Hb<100 g/L时输注浓缩红细胞,输入量为一次性2~4 U。
1.3 评价指标
     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输血量、输血不良反应、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情况之间的差异。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t检验、2检验等;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输血量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输血总量、人均输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输血量比较

(U,±s)

组别 例数 输血总量 人均输血量
观察组 125 300.0 2.4±1.2  
对照组 125 387.5 3.1±1.4  
t值 - - 4.24
p - - <0.05

2.2 两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并发症及死亡情况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输血不良反应率、并发症率及死亡率均远远低于对照组,经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并发症及死亡情况比较

(n/%)

组别 例数 输血不良反应 并发症 死亡
观察组 125 3(2.4) 14(11.2) 2(1.6)
对照组 125 12(9.6) 25(20.0) 9(7.2)
2值 - 5.74 3.68 4.66
p - <0.05 <0.05 <0.05

3 讨论
     传统观念认为,围术期中输血可以有效地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及时保障病患组织氧供,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输血决策大多由临床医师个人经验决定而采用“开放性输血”进行治疗[9-10]。当前,在我国当前的医疗环境下,医疗机构的血液供给日益短缺,而经血液传播疾病仍然存在较大的风险,输入外源血液导致机体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也无法完全避免,因此科学合理用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12]。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严格执行输血指征实施“限制性输血”,不仅不会降低抢救治疗病患的临床效果,同时还能有效地节约临床用血资源,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风险[13-15]。本研究中,我们在大中型手术中实施限制性输血,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输血总量、人均输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在采用限制性输血方案后,可以有效地减少术中不必要输血,大幅地节约了血液资源,提高血液利用率,在当前血液紧张的医疗条件下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同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率、并发症率及死亡率均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提示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盲目地将血红蛋白的提升至正常水平而过量输血,不仅没有达到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作用,还增加了输血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风险,因此在临床用血的过程中一定要慎重,采用限制性输血的原则,严格地按照输血指征进行输血治疗。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采用限制性输血可以更好地节约血液资源,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风险,值得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亚宁,邓丽花,刘 贞,等.输血路径在临床输血护理中的应用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4):308-310.
[2] 栾建凤.临床输血工作的主要风险与防范措施[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8):1-3.
[3] 邱 威,黄玉香.输血不良反应8532例情况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62-63.
[4] 李文静,蒋学兵,王燕菊,等.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临床输血安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7):2065-2066,2068.
[5] 冯书礼,李 响,范文安,等.安徽省域血液资源调配实践[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1):53-55.
[6] 邹丽娟,常后婵,王慕华,等.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手术室输血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14):6-7.
[7] 杨秀华,黄丽惜.术中输注红细胞对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4,14(3):15-17.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S].2000.
[9] 陈 炜,孙建良,赵凤庆,等.术中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的临床对比研究[J].上海医学,2012,35(4):284-286.
[10] 田 蜜,李永军,杨娇娇,等.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策略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5):441-443.
[11] 车 潇,田 浩,伍 敏,等.损伤控制性外科在合并腹部创伤的严重多发伤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院,2014,14(3):12-14,17.
[12] 张 彪,姜晶梅.我国部分地区用血合理性评价系统综述[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8):622-626.
[13] 汪 平,武庆平.限制性输血临床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进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2,33(1):49-53.
[14] 韩 冰,黄春妍,熊 辉,等.限制性输血措施对创伤手术用血的调查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8):759-760.
[15] 孙 斌,钱宝华.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的策略[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9):922-925.



(上接58页)
  对于PHN的发生与初治时间的关系,我们的研究结果是有负相关性,越早治疗,发生PHN的可能越小。分析其原因[9]为抗病毒药物的早期应用,可抑制水痘-疱疹病毒的的复制,减轻神经炎症反应的过程,抑制神经纤维化,减低皮损的严重性,缩短愈合时间,减少结疤的可能性,从而降低PHN发生机会。
     以上数据分析显示:带状疱疹患者的年龄越大、合并有基础疾病、有前驱痛、皮损面积越大、程度越严重和急性期神经疼痛越重,发生PHN的风险越大;从出现皮疹到治疗间隔时间越短,发生PHN的风险就越小,说明及时诊治对预防PHN发生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DUBINSKY R M,KABBANI H,EL-CHAMI Z,et al.Practice parameter:treatment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an evidence-based report of the Quality Standards Subcommittee of the Ameriean Academy of Neurology[J].Neurology,2004,63:959-965.
[2] 范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含义的理解及建议[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2,5(6):383-384.
[3] 宋文革,傅志俭.临床疼痛学[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10-523.
[4] 周世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皮肤病与性病,2011,33(4):204-206.
[5] 李雪薇,杨运宽,张红星,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11):1127-1129.
[6] 李红敏,闵仲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相关因素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9):2596-2597.
[7] 林志森,杨勇,李若瑜,等.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0,39(6):393-394.
[8] Mathis S,Gi1 R,Neau J P.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of Herpes zoster[J]. Rev Neurol(Paris),2006,162(8/9):879-887.
[9] 楼淑芳,马睿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早期干预[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1):67-69.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版权均属于现代医院杂志社,转载、摘编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应注明"来源出处:《现代医院》杂志社"。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如有疑问和问题请联系现代医院杂志社服务热线:020-83310901 83310902

推荐文章:
【专家访谈】后疫情时期对医院有4方面影响

【专家访谈】后疫情时期对医

2020年,每个人心中都可能萦绕着一个问题 疫情之后,是爆发报复性反弹?还是缓慢有......

【专家访谈】复工复产后,广东医疗行业前景光明

【专家访谈】复工复产后,广

广东省医院各学科恢复不平衡,但总体向好 。 疫情在国内虽然被控制了,但不少医院......

过刊回顾

下载排行

网站最新